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健康知识 >> 疾病防治

【健康科普 】 警惕“运动杀手”,小心横纹肌溶解!

  • 时间:2025年5月26日
  • 浏览次数:438

     天气越来越热,23岁的女生笑笑想要在夏天到来之前减减肥,与以往的节食减肥不同,很久没有系统性锻炼的她这次她选择去健身房锻炼减肥。一节动感单车课堂酣畅淋漓,笑笑全程跟完,满满的成就感。
  第二天一早她双腿酸痛难忍,笑笑以为是锻炼后的疲劳并没在意,直到她看到自己的尿色深红,接近酱油的颜色,笑笑意识到了不对劲,急忙赶到医院。吴江区中医医院肾病科的顾银颖医师接诊,检验结果显示,笑笑的肌酸激酶、肌红蛋白、谷草转氨酶等指标显著增高,肌酸激酶高达30882 U/L(参考范围30-135 U/L),是参考值上限的229倍!肌红蛋白>2000ng/ml(参考范围0-61.5ng/ml),结合各项指标,初步诊断为运动后横纹肌溶解,立刻住院进行进一步诊疗。
  入院后嘱卧床休息,完善相关检查,排除药物、感染、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,予补液纠酸、保肝降酶、抑酸护胃等对症治疗,动态复查相关指标稳步下降,几天后笑笑好转出院。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,目前她的各项指标已经恢复了正常值。
  医生提醒
  横纹肌溶解症轻症患者经及时治疗可完全康复,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肾损伤或严重并发症(严重电解质紊乱、多器官衰竭等)。若怀疑横纹肌溶解,请立即就医!早期干预是避免肾损伤的关键!
 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?
 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肌肉细胞损伤和溶解,释放出大量肌红蛋白等物质进入血液循环,导致器官损伤的综合征。
  如果平时缺乏运动,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,没有充分热身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尤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运动时,则易出现运动性横纹肌溶解。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常见症状如下:
  肌肉疼痛和无力: 这是最常见的症状,通常出现在剧烈运动后,肌肉酸痛无力,甚至无法正常活动。
  尿色异常: 尿液呈酱油色或茶色,这是因为肌肉细胞损伤后,肌红蛋白泄漏到血液中,随尿液排出。
  其他症状: 发热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等。
  如何预防运动性横纹肌溶解?
  1.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宜的运动计划,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时间。
  2.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,使肌肉得到充分拉伸。
  3.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避免严重脱水。
  4.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。
  还有什么情况会发作横纹肌溶解症?
  除运动性横纹肌溶解外,药物毒物、感染、自身免疫疾病、中暑、挤压综合征等也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,严重者出现急性肾损伤,危及生命的电解质紊乱等。如果出现肌肉剧烈疼痛、肿胀、尿色异常等不适,请一定要及时就医!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。